为啥有了洗手液和洗面奶和沐浴露了,香皂还没有被市场淘汰掉?

我们当时切中了有孩的中产家庭作为我们的目标消费者,因为有孩的主妇家务量很大,她们需要更高效的处理洗衣服这个任务。但当我们做入户拜访的时候,有一个惊悚的发现:

绝大多数人的家里,哪怕收入奇高,也几乎都在同时使用洗衣液、洗衣粉,和....肥皂!

肥皂不是早就应该被淘汰了吗?为什么这么有钱的人还在用肥皂。

然而,眼前的每个主妇都给我搬出了非常体系化的洗衣玄学,解释了她为什么还没有用洗衣液淘汰洗衣粉和肥皂:

A:小孩子的衣服要手洗,手洗用洗衣液不伤手。外套用机洗,机洗用洗衣粉很猛的。内衣要用肥皂,因为肥皂无刺激。

B:洗衣机会有洗衣粉残留啊,所以机洗一定用洗衣液。肥皂可用来洗那些比较厚的牛仔裤之类的,因为肥皂可以搓嘛。

....

总之,每一个都是洗衣大师,坚定的贯彻各自的思想路线,让刚刚入行的我非常震惊。

可是,事实就是这样啊。消费者永远都是对的。最重要的,所谓产品的「更新换代」,更新是必然的、但是换代没那么理所当然。

A生出来BCD,所以BCD就理所当然淘汰了A,这种情况太想当然了。大多数行业里的真实情况是,BCD虽然拆分了A之前的受众,但是与此同时A也在整个市场里找到了新的定位。

洗衣皂之后诞生了洗衣粉、洗衣液和洗衣球。但是肥皂恰恰把大家认知里去污能力弱的劣势,转化成了温和不伤手的优势(很多厂商也确实在这么宣传),愣是在新的时代找到了自己新的位置。

香皂之后诞生了洗面、洗发、沐浴的产品,但是香皂也正是因为大家认知里相对落伍的印象,被转化成了经典、复古、天然、手工的标签,也因为体积和定价刚好卡在一个巧妙的区间,也成了旅游手信的新宠,很多地方甭管有没有做肥皂的传统(需要养猪才有猪油的…),都打出了当地传统香皂的牌,甚至卖出了更贵的价钱。

没有被淘汰说明了,仍然有消费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需要它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