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浪沙行刺事件

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,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。

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。 (2013年1月26日)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、添加相關內聯標籤和刪除原創研究內容以改善這篇條目。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。

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、瑣碎資料的部分。 (2014年3月19日)請協助將有關資料重新編排成連貫性的文章,安置於適當章節或條目內。

博浪沙行刺事件是秦代的一個暗殺事件,由張良所策劃,意圖行刺到地方巡行的秦始皇,發生於陽武博浪沙(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)。

博浪沙行刺事件位置秦朝陽武縣(今中國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)日期秦始皇二十九年(前218年)(UTC+8)目標秦始皇的車隊類型錘擊武器特製的錘死亡0受傷不詳主謀張良、一位不知名大力士防守者秦始皇隨扈車隊動機對政局不滿

目次

1 過程

2 主謀

3 相關詩歌

4 參考文獻

過程

編輯

秦始皇二十九年(前218年)出巡,隨行車隊途經博浪沙時突然遭到一個一百二十斤(約30公斤)重的大鐵椎飛來撞擊,但大鐵椎誤中了秦始皇車隊的其他馬車上,行刺失敗。秦始皇為此大肆搜索十日,追捕甚急,但並未抓住主謀[1]。

主謀

編輯

主謀張良曾是韓國貴族,祖先五代仕韓為相,秦滅韓後出於亡國之恨打算報仇。當時關中地區盛傳皇帝會死在一個地名沙或丘的地方,張良打得訊息秦始皇在東巡途中會經過博浪沙之地,就幾乎散盡家財招募死士,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[2],後來用萬金家財招募到一個大力士,以大鐵椎拋擊秦始皇的車駕,但誤中副車行刺失敗。

行刺失敗後,張良改名換姓逃到下邳躲藏起來[3],並遇見黃石公習得兵法。至於刺秦力士是否逃脫,沒有任何史料記載。

相關詩歌

編輯

1. 李白《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》

子房未虎嘯,破產不為家。

滄海得壯士,椎秦博浪沙。

報韓雖不成,天地皆振動。

潛匿游下邳,豈曰非智勇?

我來圯橋上,懷古欽英風。

唯見碧流水,曾無黃石公。

嘆息此人去,蕭條徐泗空。

2. 陳孚《博浪沙》

一擊車中膽氣豪,

祖龍社稷已驚搖;

如何十二金人外,

猶有人間鐵未銷?

參考文獻

編輯

^ 司馬遷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二十九年,始皇東游。至陽武博浪沙中,為盜所驚。求弗得,乃令天下大索十日。

^ 司馬遷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,為韓報仇,以大父、父五世相韓故。

^ 司馬遷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得力士,為鐵椎重百二十斤。秦皇帝東游,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,誤中副車。秦皇帝大怒,大索天下,求賊甚急,為張良故也。良乃更名姓,亡匿下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