夊35
6(9)
复
"复"字連結:
林語堂
國語辭典
中文字譜
Unihan
繁 簡 港
破音字
繁簡對應
繁
復 複 覆
簡
UTF-8
E5 A4 8D
大五碼
CE60
倉頡碼
人日竹水
Matthews
1991
漢語大字典
(一版)0869;(二版)932
康熙字典
Unicode
U+590D
GB2312
2420
四角號碼
8040.7
頻序 A/B
3693
5422
頻次 A/B
51
--
普通話
f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字例: 1/5
(部件樹)
甲骨
字例: 1/1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1/1
其他
《說文》
解釋
部居
相關異體
𡕨
行故道也。从夊,畗省聲。〔房六切〕 (112 / 107)
夊
复
《廣韻》
頁碼
反切
註解
复
453
房六
中古音
聲母
清濁
部位
聲調
韻攝
韻目
開合
等第
奉
全濁
唇
入
通
東/屋
合
三
形義通解
略說: 「复」字之甲骨文從地室之形(以◎表示)從「夊」(象足趾)。上部的◎象古人居住的𥨍室(即土室),而足趾在其下,以會往來進出(陳永正、季旭昇)、回來之意。「复」是「復」的初文。
86 字
詳解: 「复」字之甲骨文從地室之形(以◎表示)從「夊」(象足趾)。上部的◎象古人居住的𥨍室(即土室),而足趾在其下,以會往來進出(陳永正、季旭昇)、回來之意。「复」是「復」的初文。《說文》:「復,往來也。」向下的足趾隸定為「夊」。戰國竹簡上部象土室的筆畫聲化為從「酉」聲。
甲骨文表示回來,《合集》7076正:「雀今來复(復)」(王蘊智、郝士宏),「雀」是部族名,意謂雀如今回來。又用作方國名。金文用作地名。
春秋玉石文字通假為「腹」,侯馬盟書1:5:「复(腹)心」,表示至誠之心(王輝)。
戰國竹簡通假為「輹」,表示捆綁車箱底板與車軸的繩索或配件,《上博竹書三.周易》簡22:「車敓(脫)复(輹)」,意謂車子脫去車輹。
《說文》:「复,行故道也。从夊,畗省聲。」段玉裁:「彳部又有復,復行而复廢矣。疑彳部之復乃後增也。」361 字相關漢字: 夊,復,酉,雀,腹,輹
粵語音節
& 根據
同音字
詞例(解釋) / 備註
黃
周
復 複 福 幅 覆 腹 輻 馥 蝠 蝮 愎 鰒 畐 鶝 諨 踾 鍑 輹 葍
回复,复利
李p223
何
HKLS
人文
同聲同韻
同韻同調
同聲同調
黃p49
周
復 服 伏 茯 袱 斛 馥 匐 宓 襆 洑 菔 鰒 𠬝 鵩 棴 垘 澓 輹 纀 鴔 蕧 箙 虙
复原,光复,复員,复命,复仇,复習
李p223
何
HKLS
人文
同聲同韻
同韻同調
同聲同調
詞類
英文意義
adv.
repeatedly
v.
go back; retrace; return; repeat
var.
prototype of 復
參見「復」、「複」、「覆」
瀏覽次數: 129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