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天六院801所 | 一位航天新兵的2018

我们需要在短短四天时间内将整个姿控发动机系统、数个模块、上百个零件装箭,并完成所有测试工作,在如此紧凑的时间内,所有人在保证高效、有序、准确工作的同时,仍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,用一丝不苟、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颗螺钉,每一个力矩,每一个铅封。

对于中国航天人,最期盼的莫过于亲身参与自己所研制的产品发射升空。而我作为一位航天新兵,在这短短一年中便参与了两次飞行试验任务。其中,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第一次飞行试验任务,因为我终于要实现一直以来的梦想,亲眼见证火箭升空。

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,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大漠的壮丽景观,第一次看到了威武雄壮的发射塔架,第一次亲眼见证了火箭发射升空。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奇的体验。

此次任务,我们分队最重要的工作当属姿控发动机系统推进剂加注,这是保证产品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。为此,我们进行了长达十几天的前期准备工作,清洗管路、检查管路接头密封性、检验系统管路密封性…每一项工作看似简单,但对于最终成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这也证明了那句老话:航天工作没有简单一词。而在正式加注前,我们更是将加注口令演练了一次又一次,确保口令牢记于心,操作正确无误。当正式进入岗位操作后,此前紧张的心情也瞬间平复。最终,我们顺利完成了推进剂加注,做到了一滴未漏,达到了预定要求。

加注结束后,其他同事因工作需要陆续撤离,只剩我一人进行后续的综合测试以及发射工作。发射当晚,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,内心既激动又有些许担忧。凌晨五点,我们早早就进入岗位待命,进行数据检测,为最后的发射准备。随着时间推移,心情愈发紧张,甚至有些坐立不安。在这种极度紧张的心情下,终于等到了点火发射时刻。“10、9、8…3、2、1,点火”,火箭冉冉升起,直冲云霄,雷鸣般的声响震撼着整片大地和我的心,这激动人心的场景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我仰天望去,眼睛一刻不离地看着这渐渐升起的卫星,直到它消失在视野之中。而经过二十多分钟的飞行,火箭也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大屏幕上也终于出现了“热烈祝贺某型号发射成功”的字样,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大家相互拥抱祝贺。而此时我激动得心情也早已溢于言表,而这一刻也必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要的时刻。

在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中,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后勤食堂大爷。他今年已经61岁,临近退休,应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,但他仍然坚持每年进一次发射场。他说他喜欢看到火箭成功发射成功,喜欢看到队员们开心吃饭的样子。我想在航天工作岗位上,有无数这样的人。也正是因为航天人的这种热情和决心,才成就了如今中国航天辉煌的现在。

2018年,是中国航天丰收的一年,也是我成长、成熟的一年。在未来,愿中国航天在新时代窗在更大辉煌,而我能够早日蜕变,从一名航天新兵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工作者。

刘传/文

航天六院801所供图

何怡/编辑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